
常見的委託糾紛
委託糾紛的種類很多,以下是幾種比較常見的情況:
- 創作者拖稿或者無法按時完成委託內容。
- 創作者的作品未能達到委託者的期望,或者與討論的內容不符。
- 創作者抄襲或侵犯他人著作權。
- 創作者與委託者之間發生財務糾紛。
那又要如何避免產生委託糾紛呢?
- 事先討論委託內容及範圍,確保雙方都對要求和期望達成共識
於委託前先構想對於本次委託的內容有什麼樣的期望,明確的描述出你的需求,避免委託後才開始想,並且盡可能使用文字 + 參考範例提供參考資料。
如果是比較複雜的委託,可以使用 Google 雲端和 Google 文件的方式,將參考資料整理在一起,除了確保創作者認知一致也能避免日後發生爭議。
想要請創作者自由發揮的部分也可以明確寫出,而自由發揮的部分代表尊重創作者的創意發想,要避免要求創作者自由發揮後卻又提出需要大改的地方。 - 建立明確條款、細節和時間表,以及支付方式和條件
若是使用 Clibo 平台進行委託,則表格中已經會提供基本的交件時間、授權範圍、修改次數等內容,若非透過 Clibo 進行委託的話,也建議務必一開始就約定好以上相關事項。 - 建議分期付款,以確保創作者按時完成工作,並可隨時進行調整或終止委託
通常委託都會建議分期付款,若透過 Clibo 創作者會在頁面上標註分幾期付款,若有特殊需求也可事先與創作者溝通協調。 - 當創作者提交作品時,進行詳細審查,確保符合要求並無侵權行為
通常最需要注意的是有無使用未授權之素材,是否有直接描圖、仿製他人創作。而近期討論很熱烈的透過 AI 生成接受委託,目前在版權法規尚屬模糊地帶,而 Clibo 基於希望鼓勵原創以及避免 AI 產圖認定困難,禁止 AI 生成之作品的委託刊登,若在委託時不希望創作者有使用 AI 生成的情況也務必先行告知。這部分與使用他人模板相同,並非被 Clibo 認定為侵權行為,而是委託人與創作者間的約定事項。 - 如果發現創作者有拖延或違反約定的行為,及時與創作者溝通,了解原因並解決問題
比較常見委託人此時會有的問題是「超過多久可以詢問?」「問了會不會不禮貌?」,由於委託是雙方進行勞務交易的行為,若在一開始就有約定好時間,超過時主動進行確認也是相當合理的行為,若不希望太快詢問造成創作者的壓力,也許在超過時間後的三日進行確認會是一般能夠接受的時間。
確認時可以先詢問是否有原因造成延遲,若需延遲預計延遲到何時,而若延遲的時間過長無法接受的情況下,也可雙方協議進行取消委託之處理。
通常若有已經製作的部分,該階段款項不會一併退回,而是進行未完成的部分之退款。 - 如有必要,可以尋求第三方機構或法律支援來解決糾紛
若遇到詢問後超過好一陣子都沒有回應的情況,(參考時間大約為七日)由於每個人使用習慣不同,有可能會漏了檢查特定管道來的通知,可先尋找創作者是否有留下其他聯繫方式。若已經使用了各種聯繫管道但仍未收到回應,並且是透過 Clibo 進行委託的話,可先與 Clibo 站方告知有該狀況發生。有時部分聯絡資訊例如 E-mail ,不一定會顯示在個人頁面,但是 Clibo 可以取得的聯繫資料。此時 Clibo 就會透過各種管道再次協助進行通知,並告知聯繫期限,若超過聯繫期限則會採取先進行帳號停權並暫停所有委託項目,而超過最終聯繫期限則視情況會在官方 SNS 等處進行公告,並且協助委託人採取法律行動。
但請注意由於 Clibo 為第三方平台,若發生交易對象完全消失的狀況,我方無法任意提供聯繫資料,此時會需要透由報警等方式透過公權力機關進行相關資料的調閱。
當然,委託是雙方基於互信、溝通的交易行為,本文章主要是就委託人的角度出發說明如何避免糾紛,但讓委託過程能夠更順利愉快是靠著雙方努力的成果,例如若稿件需要延遲時盡早告知委託人,也是創作者需要特別注意的部分。
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、訂立合理的約定條款、盡量避免口頭協議以及提前考慮可能的糾紛等措施,可以降低糾紛發生的機率,希望大家的委託過程都能夠順利而且愉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