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Clibo x 創作者訪談】托取
分享那種閃閃發亮的心情
Clibo站上的創作種類繁多,也許有些創作者你看過、委託過,也或許有一些創作者是你從未發掘過的!
今天特別邀請訪談的創作者-托取,就是一名創作手作布偶的創作者,當初是如何開始創作手作布偶的呢?以及手作布偶都會遇到什麼樣的委託?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托取的分享吧!
Q:請您先簡單的自我介紹,並且介紹你在 Clibo 開過主要的委託項目,風格以及媒材、內容。
我是托取,目前是以全職為目標的業餘布偶師,希望可以在手作布偶上發展自己的風格,並開發布偶創作更多的可能性。
在 Clibo 上開放的項目為主題式的布偶委託,隨著季節搭配不同的節日主題,讓角色換上特定節慶風格的服裝,並搭配相關的布偶小物。主題式布偶委託會先設計好範例服裝、動作與配件樣式,客製範圍在角色外型,以及服裝顏色的替換,屬於客製程度較低的委託類型,優點在有成品範例可以參考。

Q:最早是因為什麼契機開始這類型創作的呢?
會開始動自己製作布偶的念頭是由於「想要做出心目中理想的人型布偶」。
小時候就會幻想著喜歡的動漫角色的布偶化,不過因為沒有看過相關的產品,總覺得二次元風格的人型角色很難用布偶呈現,尤其是渾圓的臉部線條,以及蓬鬆又造型鮮明的髮型。直到近年來棉花娃的興起,才發現二次元風的人型布偶其實也可以做得圓滾滾又可愛,只是當時工廠製作的棉花娃大都以刺繡的方式呈現髮型,離理想中蓬鬆柔軟的布偶頭髮還差了一步。
一開始會研究布偶相關的東西,其實是想要委託自家原創角色的布偶。當時台灣手作布偶的風氣還不怎麼盛行,查資料時發現推特的國際社群裡有許多做個人創作的布偶師,也有創作者大方地分享手作布偶相關的經驗以及學習資源,給了我很多啟發。大多的布偶師都是以動物布偶創作為主,尤其以彩虹小馬相關的布偶特別興盛,看到這麼多美麗的手作布偶,默默覺得如果可以把小馬布偶鬃毛的呈現方式套用在人型布偶 上,不就可以做成我心目中理想的、具有蓬鬆立體頭髮的人型布偶了嗎?因為找不到人型娃娃的委託管道,只好自己動手試試看了!
對原創角色的愛真的能讓人不斷突破自我的極限呢。

Q:為什麼會開始嘗試開委託呢?
對我來說布偶最大的魅力就是給人的陪伴跟親近感,作為布偶創作者會大量的製作布偶,雖然對自己親手製作的布偶會有感情,但是卻無力照顧這麼多娃娃,除了家裡的空間有限,大多的布偶只能收在儲藏箱裡也會讓我感到遺憾,如果布偶能到一個有餘力好好照料他們的家,對身為製作者的我來說就是最理想的美事了。可以替別人製作娃娃,又能獲得持續進行創作的支持,委託就成了最理想的作法之一。
加上一開始會製作娃娃也是因為想要獲得自家 OC 的布偶,可以了解得到喜愛角色布偶時那種閃閃發光的心情,如果能幫人達成這樣的夢想我也會很開心。幫人製作布偶的時候,彷彿也可以感受到對方對角色的愛,製作起來也會特別起勁。
Q:在開放委託創作上,有沒有遇到過困難?又是如何越過的?
以布偶創作來說,如何呈現個人風格,以及創意的發揮範圍是一直在花時間著墨的部分。
一開始製作的委託是以可換衣的站姿人型布偶為主,製作好基礎版型之後,再按照不 同角色的特徵做調整。但這樣的布偶樣式發揮創意的空間有限,會有強烈的作業感。 我喜愛的畢竟是創作,希望把布偶當作一種創作的形式,而不是單純的工藝技術,若不加入更多發揮創意的空間,一直重複性的作業與缺乏變化性的作品,會很容易讓人 感到疲乏厭倦。
為了改善這個情況,首先參考其他創作類型的創意發揮空間在哪,並思考是否可以套用到布偶創作上面,像是繪畫跟攝影會運用到的構圖,以及作品傳遞的概念等。主題布偶委託就是為了讓布偶作品有更完整的概念傳達,而開始嘗試的形式之一:除了布偶主體外,服裝的設計與配件的搭配,可以讓場景感更加明確;布偶本體也不再限於固定的站姿,隨主題設定不同的動作,也增加了情境呈現的可能性。
跳脫了原本單體布偶的思考模式,創意發揮的空間就能漸漸擴展開來。

Q:維持自己的創作力,您有哪些小習慣,或是小訣竅可以分享嗎?
若要維持對創作的喜愛與動力,我認為注意壓力的調節是很重要的,尤其是用什麼樣的心態「面對自己的不足」這一點。隨著能力的進步,創作者自然會不斷提高自我要求,但若是對自己太過苛刻的話,遇到挫折時就很容易產生對自我的否定跟無價值感,無論是作品品質有沒有達到自己期待的標準,或是分享作品後反饋是否豐富,都有可能成為影響自我價值觀感的因素,如果心態沒有調整好的話,很容易進入做什麼都不順手,與自我懷疑的惡性迴圈之中。
為了避免這一點,「適時的放過自己」是我常常拿來提醒自己的,對於不滿意的作品,當已經修改到厭煩的地步,其實可以先放下那個改不好部分,就算不完美也沒關係,先完成作品結束這個階段,讓自己能繼續往前走,不要讓自己覺得被卡住無法再往前了。等累積好能量有餘裕的時候,再面對先前處理不好的部分也不遲。
對我來說結果帶來的滿足是一瞬間的,創作的美好應該存在於體驗之中,因此會極力避免讓體驗變成對自己的壓抑與折磨。
Q:可以分享一個對你而言印象深刻的委託經驗,並分享成品跟創作歷程嗎?
從目前為止的委託經驗來看,對我來說意義最重大的就是驚喜包委託了!之前開的萬聖節主題委託,除了固定服裝布偶以外,還包含驚喜包選項。驚喜包一樣以萬聖節元素為主題,但布偶的動作跟服裝沒有範例,包含配件都是由創作者自由發揮。
當時收到了一個原創角色委託,角色本身是很符合萬聖節氣氛的小幽靈,設定上漂浮的同時會掉落星星。這樣鮮明又可愛的設定讓人腦中馬上就有了畫面,在設計上融入了夜空、星星等元素,都是很適合用布偶呈現的主題。驚喜包委託就像是委託人的創意以及創作者的詮釋的結合,把角色設定融入布偶表現中是很有趣的過程。
之後這項委託也得到了豐富的回饋,因為布偶做成了拿取物品的姿勢,從委託人那邊收到的返照包含著許多讓布偶拿取不同小東西的照片,這樣的布偶設計能被活用在各種場景中,也是意外的收穫之一,看到布偶融入到不同人們的生活之中,總讓我感到很窩心,是一次很開心的委託體驗!

Q:請給想要開始挑戰開委託的創作者一句話
先看重自己的價值,就會遇到懂得尊重你的委託人。
Q:當初是透過什麼契機知道 Clibo,並且開始使用 Clibo 的呢?
一開始是透過噗浪上的轉噗分享認識 Clibo,我自己也是常常委託創作者的委託人,覺得有這樣的平台可以統整台灣創作者的委託資訊非常方便,一開始是以委託人的身分 使用這個平台,在累積了一些開委託的經驗後,自然也想到使用 Clibo 刊登委託。
Q:在使用 Clibo 時,有沒有覺得哪些值得推薦,或是值得改善的部分呢?
Clibo 最讓人欣賞的部分在於積極的接收使用者的意見,並依據使用者的回饋調整平台內容,也因此平台使用越來越方便。以手作布偶的委託類型來說,因為要事先跟委託人確認的項目很多,可建立並自由編輯委託表單是我最喜歡的功能,可以減少反覆跟 委託人核對資料的時間成本。
開委託需要使用到的基本功能 Clibo 都具備了,唯一遺憾的是依據使用者習慣的不 同,不是所有人都習慣透過平台進行委託流程的溝通,如果透過推廣拉進更多使用者,或許就更能彰顯 Clibo 的功能,讓委託流程能完整的透過單一平台完成。

托取
儘管用笨拙的腳步前進,創作的道路還是閃閃發光!
Twitter:amyristorch
Plurk:amyristorch